為VR電影做準備 杜比實驗室研究人對電影的反應
事實上,學術界早就開始研究電影等影音內容對人們的大腦和身體的影響了。不過杜比公司顯然不準備只在大學實驗室進行這方面探索,他們還要在公司內部的杜比實驗室探索這些媒體觸發人類反應的具體機制。
最近,杜比實驗室花費一整天時間給記者們展示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他們專利的高動態范圍(HDR)技術,這個技術已經授權給國外視頻網站Netflix,用于播放最新的《鐵拳》系列電視劇。他們展示的其中一項包括杜比科學家研究人類對視頻的反應的具體方法。
在一個臨時搭建的隔音棚里,有一個女人坐在一張皮質沙發上,腦袋上戴著64通道EEG頭罩(測量腦電波),頭罩記錄大腦中神經元產生的腦電活動信號。她的手腕上還有一個追蹤器,用于測量心跳數和皮電反應,手指上的血氧測量器則測出血液中的氧含量,前方則有一個熱成像相機對著她的臉。
根據杜比實驗室首席科學家Poppy Crum的說法,這些都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理解人對影視內容的體驗”。Crum帶著團隊的數據科學家和研究者一同探索這個問題。2012年,最開始他們先探索了人的生理反應,2015年則為此專門建了一個完整的生物物理學實驗室。“我們想要知道人們到底有沒有進入狀態,或者是否有一些時候人們的反應會更加激烈。”
房間里有三個屏幕,以及大量揚聲器。其中一個屏幕展示大量內容給沙發上的女人看,另兩個則實時顯示她的各種反應測量數據。她的反應和熱成像圖顯示在左側,心跳等信息則顯示在右面。
Crum表示這些數據還只是原始數據,在這里他們只是簡單展示一下。而團隊真正要做的則是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在電影制作過程中應用它來幫助做出合適的選擇。目前,杜比公司有40個受過訓練的受試者在實驗室里幫助實驗(一些是公司人員,另一些則是外部人員),他們將幫助改進算法:到底電影中的哪些元素讓他們心跳加速?哪些又讓他們感到幸福,或者臉色潮紅?哪些讓他們昏昏欲睡?
當然,杜比算不上第一家使用各種傳感器研究人類對影視內容反應的公司,例如Netflix在2014年就使用眼球追蹤傳感器幫助設計他們的軟件界面,他們發現人們總是不停地來回注意程序標題欄和側欄的描述內容。
現在,虛擬現實頭顯逐漸進入消費者的視線,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當然希望提前了解人們在虛擬環境中的針對媒體的各種反應。我們知道,Facebook子公司Oculus和谷歌在去年各自收購了研究眼球追蹤技術的公司,他們當然希望利用這項技術研究人們在VR中的注意焦點變化,方便展開相關的內容和廣告業務。
現階段,杜比實際并沒有與內容制作者進行合作來在這些內容中應用此類技術。“我們并沒有試著去告訴他們很多方法其實是不對的,不過這些工具和觀點在未來必定將發揮出巨大的作用。”Crum說道。換句話說,目前杜比還沒有對外授權這項技術,但最終,或許等到VR真正興起之后,他們會推廣該技術。
或許下一次我們看到爛片的時候,可以把問題怪到算法頭上:因為導演使用了錯誤的算法,所以讓人感到無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
炒作的盡頭有什么?VR視頻的機遇和挑戰
從2015年開始,VR進入了又一個宣傳熱潮。于是在媒體的各種宣傳下,我們了解了VR技術的應用前景,各種噱頭和黑科技,概念視頻和技術還不夠成熟的硬件產品。不過,今年市場開始專注于更為實際的VR應用,更加...
- 玩VR一點都不慫!AMD宣稱Ryzen 5優于i5
- 賣掉工廠繼續搞 HTC對VR是真愛!
- 今年又如何?2017年VR產業報告即將出爐
- 《VR體育》登陸Steam 一次玩轉七種運動
- HTC炮轟Oculus:內容獨占扯開發者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