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黑科技!旗艦級VR體驗僅需一部手機
雖然谷歌及其簇擁者們憑借著一個廉價盒子點燃了VR的燎原之火,業界大部分人士都認為移動式VR才能成為VR的未來,但是我們永遠也無法否認這種依托于智能手機技術的VR設備所具有的先天不足:性能低下,畫質很差,追蹤困難。關于后兩點,隨著科技的持續發展,小型高分辨率屏幕,移動式位置追蹤控制器等設備漸漸出現在大眾眼前。看起來,移動式頭顯和高端頭顯的差距正在縮短。
鄧爺爺曾經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話不假,無論你招攬了多少客戶,宣傳得多么美妙,要想開辟新領域,最終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說到底,還得靠那些充滿奇思妙想的研究者們!
虛擬現實亦如此。雖然谷歌及其簇擁者們憑借著一個廉價盒子點燃了VR的燎原之火,業界大部分人士都認為移動式VR才能成為VR的未來,但是我們永遠也無法否認這種依托于智能手機技術的VR設備所具有的先天不足:性能低下,畫質很差,追蹤困難。關于后兩點,隨著科技的持續發展,小型高分辨率屏幕,移動式位置追蹤控制器等設備漸漸出現在大眾眼前。看起來,移動式頭顯和高端頭顯的差距正在縮短。
唯獨性能,這才是橫亙在兩者之間的根本差距,手機芯片在發展的同時電腦芯片也在發展,它們擁有類似的架構設計并共享同代制程技術。數十倍的功耗差可不是區區專為低功耗芯片所做的優化可以彌補的,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功耗差即性能差!這時候我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時間(VR軟件所需的計算力存在上限,隨著時間的推移,低功耗芯片的性能也漸漸超越了這個上限)和VR研究者們腦中偶然閃現的靈光。
靈光真的閃現了!確切的說是“閃回”,這個技術的創造者們將它稱之為“閃回(FlashBack)”。最近,萊斯大學的凱文?布斯,微軟研究院的大衛?朱和愛德華多?奎爾沃聯合發表了一篇長達13頁的技術論文,論文中描述了一個可以使Gear VR和Cardboard這種移動式VR設備提供類似Oculus Rift和HTC Vive這種高端頭顯畫面的技術。
我們知道,正是受制于手機和電腦之間巨大的性能差距,移動設備一直只能提供分辨率較低,功能簡化,圖形簡單的VR體驗。許多專家也認為這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市場所不得不做的妥協。
這三位可不這么認為,他們開發了“閃回”。這是一種軟件技術,主要原理是利用在網頁開發中經常使用的一種變量緩存技術“Memoization”預先將原本需要實時渲染的畫面提前渲染并緩存起來。論文原本的內容涉及大量專有名詞以及特殊概念,這里我就不引述了。這里我將試著用一些簡單易懂的話來解釋這個技術:
如果我們把一個VR體驗想象成那種充滿各種圖畫的兒童書,那么在我們看書的時候傳統的頭盔像是Rift或Vive是這么做的:當你翻到某一頁時,他們開始憑借配套高性能計算機強大的顯卡在一瞬間將圖畫畫出來呈現給你。也許你覺得這種做法有些可笑,其實并不然,假如這本書的頁數多到難以置信,而你只會隨機地翻看其中某幾頁,將每一頁都事先畫好將會浪費大量顏料,你就理解他們做法的合理性了。而“閃回”能夠預測或者說誘導你翻看其中某一部分,那樣他們就可以預先將那一部分的圖畫畫好了。這就是“閃回”的強大之處。

據論文描述,“閃回”使移動VR設備的幀率提高8倍,渲染每一幀的能源開銷減少到原來的1/97,延遲減少到原來的1/15。
通過這種軟件技術,研究者們成功地減少了VR所需的大量開銷,使得移動式VR足以提供匹敵高端VR設備的畫質,有時,甚至更好。當然,你也許會說Vive這樣的設備當然也可以使用這樣的技術,高端設備仍然比移動設備更加強大。誠然,這是事實,然而我的意思是當你擁有10粒糖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旁邊的小朋友居然擁有11粒糖,而當你擁有1000粒糖的時候你還會發現他擁有1001粒糖嗎?也就是說,這幾位研究者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使我們提前迎來了移動VR的未來!
當然,這樣一個技術目前實驗室產物,距離應用還很遙遠。對于急切地想要用手機體驗PC級VR體驗的人,我們之前提供了一個將PC上的VR畫面串流到手機的方法:窮人福音!手機秒變HTC Vive。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
有種H的感覺 VR游戲《女神星球》
養成類游戲一直都是宅男的最愛,而養成再加上VR會是怎么一個結果呢?...
- 操控機甲戰斗是何感覺?玩過它你就知道了
- 心臟不強勿進!感受另類過山車的雙重刺激
- 營養要跟不上了 CAM4開啟成人VR直播
- 以一敵百 VR游戲《天域騎士》體驗
- 這才是真正槍戰 VR游戲《暴風行動》體驗